紫砂壶泥色多变,造型多样,即古人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艺人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处理紫砂壶造型的各种比例关系及形式变化,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重复的方法,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另一种是对比的方法,是在变化中求统一。 所谓重复的方法,就
紫砂壶泥色多变,造型多样,即古人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艺人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处理紫砂壶造型的各种比例关系及形式变化,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重复的方法,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另一种是对比的方法,是在变化中求统一。
所谓重复的方法,就是用大小不同的同类体形或长短不一的同类线条来设计造型,如掇球壶的壶体、壶盖和的子分别为三个圆球体;上双线竹古壶是由性质相同而方向相反的弧线组成,并配以竹节堆雕装饰,既统一又有变化。
所谓对比的方法,就是两个极端组合在一起,称为对比。利用线条的曲直、长短,体形的大小,壶面的宽窄,空间的虚实,泥色的明暗等对比手法,使紫砂壶造型变化丰富、生动活泼。例如线圆水平壶、秦汉壶的造型,以曲线构成壶体,安上直形壶嘴,对比强烈而又统一,也符合使用功能的要求。又如紫砂提梁壶,利用空间的虚实对比来加强造型效果。采用对比的方法,必须在变化中求统一,要取得整体的协调。这是处理紫砂壶造型的规律所必须掌握的要点。在处理紫砂壶造型的另一方面,要注意附件造型的多变样式。所谓附件,是指紫砂壶的口盖、底、足、嘴、和的子,这些都是满足实用功能要求的附件。附件造型形式变化多,处理手法也各有特点。
紫砂壶的口盖处理
口盖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嵌盖,有平嵌盖及虚嵌盖之分,制品能达到“准缝无纸发之隙”者属于上品。二是压盖,即覆压于壶口之上的样式,有方圆两种。设计时要求壶盖直径略大于壶口面的外径,俗称“天压地”。三是截盖,这是同一曲线或直线组成的形体分割为壶盖和壶体,如梨式壶、茄段壶。截盖造型简练,整体感强,制品要大小适合,外轮廓线也要互相吻合,所以成型技术要求较高。
紫砂壶的嘴、和的子处理
壶嘴的类型可分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直嘴和流五种。处理壶嘴的工艺要点有三:第一,壶嘴造型要适合水流曲线,壶嘴的长短、粗细及在壶体上的安装位置要恰当。第二,壶嘴内壁一定要光滑通畅,壶身出水网眼要多要爽。第三,壶盖上的通气孔大小要合适,气孔要内大外小成喇叭形,这样不容易被水气糊住,注茶时空气能及时进人壶内。紫砂壶的出水眼也有独眼、网眼和半球体滤孔之别,随着饮茶习惯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壶把的形式,有端把、横把、提梁三种。端把壶即最常见的执壶。横把是用在茶器上的式样,以国筒形为多。提梁壶的形式源于瓦炊、铜壶,其提梁大小与壶体要协调,不宜过高。还有用金属或竹藤做的活络提梁,丰富了质感对比和艺术效果,因此更具装饰性。
壶的子的形式,有球形、桥形、牛鼻形、瓜柄形、树桩形和肖形动物等。紫砂壶形制高的常用圆球形的子,矮的用桥形的子,而花货则用瓜柄形、肖形动物的多。牛鼻形的子牢固,拿取稳当,形成盖面的虚实对比效果也好。
壶嘴、和的子在与壶体连接上,处理时可分为“明接”、“暗接”两种方法。一般粗货产品及方器均用“明接”处理,利索大方;而传统造型的汉扁壶则用“暗接”处理其嘴、繁与壶身浑然一体,且有舒展流畅的造型特色。
紫砂壶底足的处理
底足形式分一捺底、加底和钉足三种。用一捺底处理的圆器造型紫砂壶,更显得简练、灵巧。加底是壶体成型后加上的一道泥圈,又称“挖足”。钉足有高矮之分,一般用于底大口小的壶类造型。
底足也是构成紫砂壶造型的一个重要部分,底足的形式与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壶的造型和放置是否稳当。所以要处理好底足,才能使紫砂壶成品达到既实用又美观的要求。
一件完美的紫砂壶,是艺术和技术统一的结果,是艺术制约技术,技术服从艺术的必然规律,二者不可缺一。
紫砂壶大师和壶友的相关问答
【问】:小紫砂壶价格一般是多少
【答】:一般来讲,小紫砂壶的价格要略低于大品紫砂壶价格,因为用料上要少一些,不过泥料成本占比重并不多,所以也只会便宜一点点。普通正宗的小紫砂壶价格大概就是几百元。
【问】:紫砂壶拍卖的价格究竟是多少
【答】:紫砂壶拍卖价格不等,有的拍的价格低,几千块钱;高的能拍到几千万元。主要看作者名气,作品被市场的接受程度。
【问】:现在制作紫砂壶的名家都有那些人?
【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 谭泉海 汪寅仙 徐秀棠 吕尧臣 徐汉棠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鲍志强 周桂珍 李昌鸿 何道洪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顾绍培 鲍仲梅 李守才 邱玉林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潘持平 张红华 曹亚麟 储立之 谢曼伦 吴震 毛国强 沈汉生 王石耕 范洪泉 徐
【问】:新买的紫砂壶怎样使用?
【答】:简捷的处理方法: 1. 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静置5-10分钟。 2. 再次在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放入1小勺您将使用的茶叶置5-10分钟。倒去壶中水。 3. 现在您可以开始使用您的新茶壶了。
【问】:紫砂壶的名家排名,紫砂壶名家排行榜?
【答】:当然是始祖龚春有名,其次是时大彬、邵大亨、陈鸣远、惠孟臣、杨彭年、杨凤年、俞国良、范大生这些人。建国以后当数紫砂界的七老: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其中又以顾景舟的艺术成就和名气比较大。 现代的则是:徐汉棠、徐秀
来自【北京】壶友评论
非常符合现代审美的壶型, 很喜欢 壶身光滑细腻一看就是师傅亲制的 工艺着实精湛 技艺很到位 出水流畅 泥料也会是很细腻,对这类壶都是有特别的爱好,正好又是喜欢喜欢的壶型,这样一结合,真的是太美妙了,吸水性也不错,第一次入手就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