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618个文字,大小约为2KB,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紫砂壶具有透而不漏的特性,这里就涉及到他的透气性还有吸水性的问题。而紫砂壶的这两个现象:透气性和吸水性是很容易搞混的一个表象,以前的标准是吸水性要低于百分之一点五的紫砂壶才被充许出口。 红泥类的泥料比较容易达到这一标准,可惜实际产品测量也很

紫砂壶具有透而不漏的特性,这里就涉及到他的透气性还有吸水性的问题。而紫砂壶的这两个现象:透气性和吸水性是很容易搞混的一个表象,以前的标准是吸水性要低于百分之一点五的紫砂壶才被充许出口。
红泥类的泥料比较容易达到这一标准,可惜实际产品测量也很麻烦。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欠火的的紫砂壶吸水性肯定要强一些。如果欠到了烧结要求,那属于胎质疏松,剥落和迅速风化效果都会有,紫砂的吸水性是在紫砂半闭合气孔内的沁水程度,烧制的窑温越低,泥门越松自然吸水性就强点反之亦然。
紫砂透气性是在于其颗粒的半闭合气孔结构,烧结后都有的,除非烧坏了,透气是渗出度,不是一回事,透气性就烧结温度来说,只要达到烧结要求,区别不大,欠火,区别就大了。实际效果来看,欠火的壶吸水性要大一些,但是没有利茶性,也养不出效果,现在经常有不良壶商把欠火的壶所具有的吸水性忽悠成透气性强,这不是一个概念,紫砂本身的气孔率是其特点,高岭土也有气孔,但是全闭合,上釉以后就更别提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紫砂是半闭合和闭合气孔组成。
所谓透气性,也就在这了,红泥、朱泥、段泥、紫泥等等,气孔状态不单和泥料有关系,烧结程度也有影响,欠火的胎质疏松,泥上讲,朱泥过筛颗粒细腻,烧结以后气孔率,透气性肯定比紫泥等差一些。烧结效果上,我们曾经用好几种紫砂料做过对比,就拼料来说1150-1220之间属于烧结饱和,从断面上看,其胎骨结构和晶体融化程度是差别不大的,但是泥表面效果却是差距巨大,色泽效果和滋润感等等,包括音频,都有较大区别。本山料很奇怪,温差上下区别后,烧结程度也会逐步变化,尤其烧结结晶效果,温度越高,在不烧坏前提下,气孔率下降。红泥根据产地的不同,区别尤甚,以黄龙山红泥为例,烧结效果与温度的关系相对稳定。
紫砂壶之所能越用越光润,就是因为特殊的胎骨,所以紫砂壶在长年累月的使用中,茶叶里边的果胶质、多酚类物质等等会吸附于半闭合通道之间,所以壶体会有香气等等,壶身起光,如果老用手摩挲的,其实就是茶叶里边的果胶质,单糖,多酚类物质,茶红素,儿茶素.........等等內质与你手上的油泥结合的结果,如果讲究的,其实就是茶叶內质等等的包裹,至于说堵塞气孔,没见过堵死的,就像下水道,天天冲,天天用,倒得都是水溶物,不太好堵的。

以上就是小强紫砂为您介绍有关「紫砂壶,紫砂壶的“吸水性”」紫砂壶的“吸水性”跟“透气性”你分清楚了吗?的全部相关内容了,喜欢我们网站的可以继续关注其他的紫砂资讯。
为您推荐
紫砂壶大师和壶友的相关问答
【问】:新买的紫砂壶怎样使用?
【答】:简捷的处理方法: 1. 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静置5-10分钟。 2. 再次在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放入1小勺您将使用的茶叶置5-10分钟。倒去壶中水。 3. 现在您可以开始使用您的新茶壶了。
【问】:紫砂壶历代名家有哪些?
【答】:清代紫砂壶名家有: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惠孟臣、陈曼生等人,其中以清初陈鸣远和嘉庆年间杨彭年制作的茶壶尤为著名。
【问】:为什么紫砂壶的价位相差这么多?
【答】:因为泥料、做法、手工艺好坏、做工复杂程度、艺人名气等等都是决定因素
【问】:紫砂壶当代的名家有谁啊
【答】:公认的大师还在世的有汪寅仙、吕尧臣、周桂珍,徐汉堂,徐秀堂,鲍志强,谭泉海这些等等。当然,他们是不能跟顾景舟和蒋蓉比的了,如果他们两个还算是当代的话。
【问】:为什么紫砂壶那么贵? 贵在哪里?
【答】:不一定,有些名家的精品收藏壶确实价格不菲(160000+很正常),一般的能喝茶的手工壶,泥料只要过得去就好.价格并不贵(500-1000就不错了),主要看楼主收藏紫砂的目的所在了.
版权保护: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azzzyq.cn/zatan/zishhu-3029.html
来自【北京】壶友评论
非常符合现代审美的壶型, 很喜欢 壶身光滑细腻一看就是师傅亲制的 工艺着实精湛 技艺很到位 出水流畅 泥料也会是很细腻,对这类壶都是有特别的爱好,正好又是喜欢喜欢的壶型,这样一结合,真的是太美妙了,吸水性也不错,第一次入手就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