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776个文字,大小约为3KB,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紫砂壶收藏市场行情在近年启动后不断走强,拍卖市场屡创佳绩。由于紫砂壶的升值空间较大,投资收藏紫砂壶的藏家逐年增多,但大多数人仍处于收藏新兵的阶段。 北京藏友,玩壶已有近十年。据他介绍,紫砂壶中升值最快的老壶,一般指明清、民国时期出品的紫砂壶

紫砂壶收藏市场行情在近年启动后不断走强,拍卖市场屡创佳绩。由于紫砂壶的升值空间较大,投资收藏紫砂壶的藏家逐年增多,但大多数人仍处于收藏“新兵”的阶段。
北京藏友,玩“壶”已有近十年。据他介绍,紫砂壶中升值最快的“老壶”,一般指明清、民国时期出品的紫砂壶,在品别较低的市场上其实已经很难“淘”到。
收藏界中素有“五年不识壶”之说,要想拥有一把真正的壶中精品,需要耐心积累经验和知识,需要时间来慢慢打磨。不过,应记者之邀,他还是给入门级藏友介绍了三招用以鉴别“老壶”真伪。
需要注意的是,民国以前的壶,在泥料中一般不会添加氧化剂,因此壶色都是自然形成的。如果藏友看到壶色是墨绿色等别样颜色,但卖家又号称是明、清时代的老壶就基本不可信了。
因为墨绿色是在紫泥中加入氧化钴烧制而成,而这种技术在明清时期是不可能达到的。
老茶壶都会有“亚光”
藏壶的人都知道,紫砂壶的表面就有一种和润的光泽,俗称“水色”。使用的时间达到一定年份,茶汁会慢慢渗透到壶壁的气孔中,使得壶色逐渐变深。加上茶汤、茶油日复一日的作用,壶的表面会出现一层亚光,人称“包浆”。
由于这种自然形成的包浆很难被清除,因此,古老的茶壶都会有这样一层亚光的外观。
人造的包浆只要用指甲剔刮或者用开水冲刷就很容易脱落。而自然形成的包浆与壶身形成一体,不会因为轻刮而脱落。
紫砂壶用旧久了,壶的内壁中会形成一层薄薄的不均匀的吸附层,通常呈灰白色或者黄褐色,业内称为“茶锈”。
如果是自然形成的茶锈,冲入沸水后再倾倒出来时,是一种淡淡的茶水,并且有茶色、茶香。有些制假者人工做上的茶锈是冲不出茶香的,且在肉眼仔细观察下,颜色常为黑色。
据介绍,有些制假者为了谋取高利,会让专人将新壶天天泡,好养出茶锈。因此,经验不足的收藏者在购买收藏老壶时务必要小心这一点。
王福君:《德福》
据藏友反映,市场上常见有人号称自己的紫砂壶使用的是天青泥,“实际上,并不太可能,”历史上公认最好的紫砂泥天青泥据说出在丁山“大水潭”宕口内,后来因为挖到了地下水,现在已经是水潭,因此没有可能再有这种泥色。
据了解,紫砂泥根据陶土原矿的分布层面,一般分为架头泥、乌泥、夹泥(做大缸用的泥)、中槽泥(属普通紫砂泥)、段泥(本山绿泥)和底槽泥(又称底槽青)等。一般而言,蕴藏在下面的底槽泥属于最好的紫砂泥,烧成后呈色十分饱满丰富,业内称为“水色好”。
种类不同,烧成后颜色不同。比如,使用中槽泥制作的作品烧成后颜色偏红,而段泥制作的壶烧成后呈黄色。另外,有人在本山绿泥中添加紫泥,这样子烧成后成黄红色;如果在中槽泥中添加本山绿泥,则烧成古铜色。
需要注意的是,民国以前的壶,在泥料中一般不会添加氧化剂,因此壶色都是自然形成的。如果藏友看到壶色是墨绿色等别样颜色,但卖家又号称是明、清时代的老壶就基本不可信了。
因为墨绿色是在紫泥中加入氧化钴烧制而成,而这种技术在明清时期是不可能达到的。

以上就是小强紫砂为您介绍有关「宜兴紫砂」以后,别见到墨绿紫砂壶就以为明、清的的全部相关内容了,喜欢我们网站的可以继续关注其他的紫砂资讯。
为您推荐
紫砂壶大师和壶友的相关问答
【问】:紫砂壶当代的名家有谁啊
【答】:公认的大师还在世的有汪寅仙、吕尧臣、周桂珍,徐汉堂,徐秀堂,鲍志强,谭泉海这些等等。当然,他们是不能跟顾景舟和蒋蓉比的了,如果他们两个还算是当代的话。
【问】:新买的紫砂壶怎样使用?
【答】:简捷的处理方法: 1. 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静置5-10分钟。 2. 再次在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放入1小勺您将使用的茶叶置5-10分钟。倒去壶中水。 3. 现在您可以开始使用您的新茶壶了。
【问】:为什么紫砂壶的价位相差这么多?
【答】:因为泥料、做法、手工艺好坏、做工复杂程度、艺人名气等等都是决定因素
【问】:为什么紫砂壶那么贵? 贵在哪里?
【答】:不一定,有些名家的精品收藏壶确实价格不菲(160000+很正常),一般的能喝茶的手工壶,泥料只要过得去就好.价格并不贵(500-1000就不错了),主要看楼主收藏紫砂的目的所在了.
【问】:紫砂壶历代名家有哪些?
【答】:清代紫砂壶名家有: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惠孟臣、陈曼生等人,其中以清初陈鸣远和嘉庆年间杨彭年制作的茶壶尤为著名。
版权保护: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azzzyq.cn/zatan/zishhu-2672.html
来自【杭州】壶友评论
非常不错,出水顺畅。其他我也不是很懂,就是喜欢而已。会回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