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698个文字,大小约为3KB,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外婆传给他一把宜兴紫砂壶,一直在箱子里锁着,一锁就是40年。近几年随着紫砂壶的收藏越来越受欢迎,杨先生终于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箱子,找专家咨询,后面的结果像大多数的电视剧片段得到意外遗产一样,没错,是真古董,而且是出自明代制壶名家陈用卿之手。 紫

外婆传给他一把宜兴紫砂壶,一直在箱子里锁着,一锁就是40年。近几年随着紫砂壶的收藏越来越受欢迎,杨先生终于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箱子,找专家咨询,后面的结果像大多数的电视剧片段得到意外遗产一样,没错,是真古董,而且是出自明代制壶名家陈用卿之手。
紫砂壶“箱底”一压就是40年
家住河埒街道的杨先生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平时喜欢到工地、地摊等地搜集古旧陶瓷及其残片。十多年来,他已经收集了600多件藏品。杨先生告诉记者,这其中有一把宜兴紫砂壶是外婆传给他的,也不知道有多大价值,一直锁在箱子里,这一锁就是40年。前几年,随着紫砂壶的收藏越来越热,他也开始研究这把壶了。去年开始,他又是跑图书馆,又是咨询专家,觉得这把壶很有名堂。日前,无锡博物院对他的紫砂壶进行了鉴定,认为确实是陈用卿的作品,并给杨先生出具了鉴定证书。
博物院出具了鉴定证书
记者在杨先生家中看到,该壶呈紫褐色,壶身镌刻着“三新江兮水丙子年用卿”
10个草体字。经测量,壶长26厘米,壶高13厘米,壶体硕大,容量达1700多毫升。遗憾的是,该壶没有盖子。记者陪着杨先生带着他的“宝贝”一起到无锡博物院鉴定。博物院有关专家说:“从造型、泥料等各方面来看,该壶是对的,是出自明代陈用卿之手,具有一定的工艺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博物院还给杨先生出具了鉴定证书。
明代中期是紫砂壶的初创时期,而制壶大家的出现多集中在明代晚期,最著名的是时大彬。陈用卿系明代天启—崇祯年间人,是明末制壶名家,他所做的仿生紫砂壶,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在紫砂壶工艺制作方面影响巨大。
明代紫砂壶有鲜明的特点
文物专家介绍说,明代名家的紫砂壶能保存到现在很难得,因为紫砂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碎,所以不容易传世,现在发现的清代中期以前的绝大多数紫砂壶都是出土的。“壶是易碎品,很少有壶能被用上几百年还完整无损,因此一代代传世下来的壶几乎是没有的,多是挖掘出来的。”
文物专家还介绍说,因明代是紫砂壶的初创时期,明代的紫砂壶跟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紫砂壶有很大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造型、工艺、刻款以及泥料等方面。明代的壶型比较古朴,气韵大方,但在细节上不细究,不如清代以后紫砂壶那样细致精美。在工艺上,明代紫砂壶比较简洁,重抓整体大造型,而清代以后则比较精致,重细节。明代的刻款多是在入窑之前的紫砂坯体上用竹刀刻上去,而清初期以后竹刀刻就不流行了,多敲上印章。泥料也有区别,行家一看就能识别出来。
另外,专家称,明代陈用卿紫砂壶作品存世虽相对明代其他著名大家要多一点,但他流传下来的壶仍然是很珍贵的。

以上就是小强紫砂为您介绍有关「紫砂壶定制」外婆遗物锁了40年 竟是明代珍品紫砂的全部相关内容了,喜欢我们网站的可以继续关注其他的紫砂资讯。
为您推荐
紫砂壶定制:宜兴紫砂再次登上“国家名片” 《中葡建交四十周年》纪念邮票将在宜原地首发
紫砂壶大师和壶友的相关问答
【问】:紫砂壶历代名家有哪些?
【答】:清代紫砂壶名家有: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惠孟臣、陈曼生等人,其中以清初陈鸣远和嘉庆年间杨彭年制作的茶壶尤为著名。
【问】:紫砂壶当代的名家有谁啊
【答】:公认的大师还在世的有汪寅仙、吕尧臣、周桂珍,徐汉堂,徐秀堂,鲍志强,谭泉海这些等等。当然,他们是不能跟顾景舟和蒋蓉比的了,如果他们两个还算是当代的话。
【问】:新买的紫砂壶怎样使用?
【答】:简捷的处理方法: 1. 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静置5-10分钟。 2. 再次在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放入1小勺您将使用的茶叶置5-10分钟。倒去壶中水。 3. 现在您可以开始使用您的新茶壶了。
【问】:为什么紫砂壶的价位相差这么多?
【答】:因为泥料、做法、手工艺好坏、做工复杂程度、艺人名气等等都是决定因素
【问】:为什么紫砂壶那么贵? 贵在哪里?
【答】:不一定,有些名家的精品收藏壶确实价格不菲(160000+很正常),一般的能喝茶的手工壶,泥料只要过得去就好.价格并不贵(500-1000就不错了),主要看楼主收藏紫砂的目的所在了.
版权保护: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hazzzyq.cn/zatan/zishhu-2396.html
来自【北京】壶友评论
非常符合现代审美的壶型, 很喜欢 壶身光滑细腻一看就是师傅亲制的 工艺着实精湛 技艺很到位 出水流畅 泥料也会是很细腻,对这类壶都是有特别的爱好,正好又是喜欢喜欢的壶型,这样一结合,真的是太美妙了,吸水性也不错,第一次入手就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