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所晓宜兴陶都之地,以阳羡茶,荆溪水,紫砂陶闻名遐迩。 宜兴,古代称“阳羡”,是中国古代名茶产地之一,所产“国山茶”始于三国孙吴时期,著称于江南,唐代上元年部,被称为“茶圣”的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记及“阳羡茶”确是“芳香冠世, 推为上
世人所晓宜兴陶都之地,以阳羡茶,荆溪水,紫砂陶闻名遐迩。
宜兴,古代称“阳羡”,是中国古代名茶产地之一,所产“国山茶”始于三国孙吴时期,著称于江南,唐代上元年部,被称为“茶圣”的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记及“阳羡茶”确是“芳香冠世,
推为上品”。“阳羡茶”由此别选入贡茶之列,故有“阳羡茶”之称,并与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并列为三大名茶。隐居阳羡茗岭的唐代诗人盧仝赞道:“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看花”。
明代袁中朗在评茶小品中指出:“武夷茶有药味,龙井茶有豆味,而阳羡茶有‘金不味’够得上茶中上品”。故此,“阳羡茶”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
宜兴,现时有称“陶都”。“陶都”之名,一“陶”字可字尽其意。得天独厚的紫砂陶原料,黏中带砂,柔中见刚,富有韧性,颜色鲜艳,被称誉“五色土”。这行陶土被烧成后的器物,表面光挺
平整之中含有砂质效果,所以称之为紫砂陶,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陶资源。陶生于土,成于人;自明代金沙寺僧炼土执壶,至今已有五百多年,自供春始,辈出圣手,所传之紫砂器都是满目琳琅,精彩纷呈。
古籍有云:“人间珠玉安足取,阳羡溪头一丸土”。陶壶陶盏,注清茗而泽润圣贤雅思。
宋代词人苏轼晚年居阳羡时十分讲究饮茶,每饮必备三个条件:一是茶壶,一定要是阳羡紫砂提梁壶;二是茶叶一定要是阳羡唐茶;三是烹茶的水一定要是金沙泉水。
正是阳羡这种得天独厚的茶环境和紫砂资源,赋予了茶文化的情趣。自沏茶之法兴,阳羡砂壶更盛名与天下,明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
李渔《闲情偶记》也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于昂线,较茶必用宜壶。”原来宜兴紫砂壶不仅具有造型多变,优美大方,色泽淳朴古拙,而且具有独特的功能:沏泡的茶汤,色正味醇,沁人心脾。
有盛夏“宁茶三日不馊”之誉,其次具有保味功能,得茶之真香真味而不涣散,再者它能吸收茶汁,增“茶锈”,有一定的透气性,盛茶不渗漏,实属饮茶之佳器,而且壶经久用,色泽光亮照人,气韵温雅,“外类紫玉,内如
碧云”。尤其是砂壶泡茶,更重茶理:壶低而口敞着容量小,适泡绿茶,汤色青翠而味甘醇;壶高而口敛者,容量大,宜沏红茶,更觉浓香蕴籍。
所谓文以字载到,茶因壶美,壶因茶容,茶艺是茶的艺术,是水的艺术,还是壶的艺术,阳羡茶于紫砂壶,相应生辉,相得益彰,生斯福地,夫复何求?让我们选一把上好的紫砂壶,冲一壶阳羡茶,
当茶熟香溢之时,斟来慢慢享用,品味古今,满口留香,岂不乐哉!。
上一篇:谈敏于紫砂壶的收藏
紫砂壶大师和壶友的相关问答
【问】:紫砂壶拍卖的价格究竟是多少
【答】:紫砂壶拍卖价格不等,有的拍的价格低,几千块钱;高的能拍到几千万元。主要看作者名气,作品被市场的接受程度。
【问】:小紫砂壶价格一般是多少
【答】:一般来讲,小紫砂壶的价格要略低于大品紫砂壶价格,因为用料上要少一些,不过泥料成本占比重并不多,所以也只会便宜一点点。普通正宗的小紫砂壶价格大概就是几百元。
【问】:现在制作紫砂壶的名家都有那些人?
【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 谭泉海 汪寅仙 徐秀棠 吕尧臣 徐汉棠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鲍志强 周桂珍 李昌鸿 何道洪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顾绍培 鲍仲梅 李守才 邱玉林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潘持平 张红华 曹亚麟 储立之 谢曼伦 吴震 毛国强 沈汉生 王石耕 范洪泉 徐
【问】:新买的紫砂壶怎样使用?
【答】:简捷的处理方法: 1. 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静置5-10分钟。 2. 再次在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放入1小勺您将使用的茶叶置5-10分钟。倒去壶中水。 3. 现在您可以开始使用您的新茶壶了。
【问】:紫砂壶的名家排名,紫砂壶名家排行榜?
【答】:当然是始祖龚春有名,其次是时大彬、邵大亨、陈鸣远、惠孟臣、杨彭年、杨凤年、俞国良、范大生这些人。建国以后当数紫砂界的七老: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其中又以顾景舟的艺术成就和名气比较大。 现代的则是:徐汉棠、徐秀
来自【扬州】壶友评论
闻了闻,一股泥土味,希望不是化工壶,做工挺好的,灌满水倒过来,壶盖不掉,出水速度不是很冲,干净利索的一根小水柱,做工我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