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小强紫砂专注分享宜兴紫砂壶价格、鉴别、养壶、开壶、大师名壶、紫砂工艺品、市场资讯和鉴定收藏知识。欢迎各位壶友投稿! 点击 加我 QQ 说你的需求。

走进宜兴寻源紫砂

紫砂壶开壶 紫砂小编 评论

文章地址:http://www.hazzzyq.cn/kaihu/1007.html

虽说大家都用紫砂壶泡茶喝,经常在一起赏壶,有的说壶的泥料如何如何,有的说其做工怎样怎样,可除了个别人外多数没去过宜兴。平时说壶论道可谓纸上谈兵,这番跋涉则是要追根寻源看个究竟。 第一站,紫砂之源。 这是青龙山和黄龙山的交界地,当年在此可以挖

虽说大家都用紫砂壶泡茶喝,经常在一起赏壶,有的说壶的泥料如何如何,有的说其做工怎样怎样,可除了个别人外多数没去过宜兴。平时说壶论道可谓纸上谈兵,这番跋涉则是要追根寻源看个究竟。

  第一站,紫砂之源。

  这是青龙山和黄龙山的交界地,当年在此可以挖出紫砂矿泥,既是生产源,又是风景区,山脚下是丁山。现在矗立着一个青铜群雕——紫砂之源,它是当地政府做的能代表地方特色的一个标志,由江苏工艺美术界名人凌锡苟用半年多时间创作而成。这组群雕中有7个人物,主体人物高2.04米,表现的是古代陶工开采紫砂矿土时的情景,有的打锤、撬泥,有的锄泥、挑泥、用独轮车运泥,还有的喝茶小憩,非常逼真生动。这组雕塑于2006年3月安装完毕,现在成为宜兴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第二站,4号井。

  4号井位于黄龙山,黄龙山有紫砂泥,而且是最好的。这一带开出的矿层是夹泥,夹泥很硬,是一层一层的,紫砂矿泥夹在中间,是风化了的矿石。据当地人说,通常不会单独开采紫砂矿层,而是大规模开采后细分矿石。过去4号井是较大的矿,就像煤矿一样,有隧道,开挖量比较大,4号井的紫砂含量相对多一些。不过,因上世纪末长江大水涌进4号井,遂成危矿,已经被封了。至于4号井的位置,只能说个范围,井口究竟在哪里,连当地人也说不清了。现在一些优秀紫砂制作者用的矿石原料,都是过去在4号井挖掘存下来的。

  第三站,前墅龙窑。

  前墅是宜兴的一个镇,这一保存完好的前墅“古龙窑”,是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朝,至今还在使用,多烧制粗陶类的器物,有大缸、花瓶、砂锅、瓦盆,也间或烧些紫砂壶、茶叶罐和茶盏。龙窑的外观像一条龙,龙头朝北龙尾冲南,身披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龙头前面有一口井。

  窑身左右有鳞眼洞42对用来投柴看烧制火候,燃料主要为松木、竹枝等。窑身内壁是拱形的窑室,用来装待烧制品。龙身的一侧有5个壶口,是装窑用的窑门。龙窑全长40多米,窑身外壁宽约3米,窑身上方搭有窑棚,窑棚上覆小瓦片。窑址的围墙也是一道景观,没烧好的花盆有序地堆在这里,让来者眼前一亮。这里的吴厂长介绍,紫砂制品要放在盒子里装窑,烧制时,火从龙头蔓延至龙尾,窑内可达1200多度。烧制控制采用古老的方式,通过看火的颜色,来判断温度。天气正常的话,一般两个月烧三窑。

  第四站,老街。

  老街位于丁蜀镇东北角的蜀山,狭窄的街巷,磨得光光的青石板路两侧是高高的房子。这里曾经住着老一代的紫砂艺人,是顾景舟、王寅春、徐秀棠等紫砂大师生活过的地方,现在住着不少外来户,很多紫砂小作坊就在这里。老街的一侧是一条河,河水通向太湖,河对岸是错落有致的典型的江南一带的白墙灰瓦的房子,倒影映在河水里。老街的另一侧是老一代制砂艺人将烧坏的紫砂器具丢弃的地方,这里已被堆成了一座小山,山上长满了杂草和树木,听说曾经有不少人来这里寻找过去的砂器碎片。

  第五站,炼泥厂。

  从黄龙山采掘出来的矿石首先要选出紫砂矿,然后堆好风化若干年后再粉碎;将碎矿石过筛筛选后,浸泡在大缸里多时;再搅拌、人工锤炼成熟泥,最后用机器抽真空。这就是紫砂泥加工的过程,也是炼泥厂要做的事情。泥料的好坏,与炼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关。在宜兴,紫砂行业已自然分工:有炼泥的,设计的,制坯的,铭刻的,上釉的,烧窑的,还有做包装的、专门经销紫砂产品的。据说,这里收入高的要数装窑、看火师傅,当然大师的作品例外。

  第六站,制壶小作坊。

  宜兴紫砂壶现在仍主要是手工制作,因不能产业化、机械化,壶的数量受限。我们来到一家制壶小作坊,这里很安静,每个人都在专心致志地做着自己手里的活。

  做紫砂壶是有不同工序的,这里并不是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整地做一把壶,而是采用了流水作业,每人完成一道工序。从拍泥片起,打身筒、装流把、做壶盖、镶壶纽、检测,大家形成了默契的配合,作坊的主人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产品。无意间,看到一个小姑娘正在用毛笔写大字,字写得很周正。主人说,这是他的女儿,练字是为了将来铭刻打基础的。可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紫砂壶制作后继有人啊!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紫砂,丁蜀镇已举世闻名,国际友人流连忘返,一些韩国人居然也在此建起了紫砂工作室。

  第七站,紫砂市场。

  要说紫砂市场,丁蜀镇到处可见。大的有东方紫砂街、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方圆紫砂展销厅、新建的中国陶都陶瓷城,小的是壶庄壶店,在丁山解放路上一家挨一家。各地壶商有去宜兴拿货的,也有依自己的设计在那里订做产品的。

  我们走马观花看了几家店,其中有一家专卖老壶的店,店中壶品的价格不菲,2000元一把很平常。店老板说,这些都是上世纪80年代紫砂工艺厂生产的老产品,一是泥料好,二是做工老到,窑火是现已停烧的隧道窑烧成的,卖一把少一把,所以价格还有升值的空间。不过,在当地路边的小店里,我们也看到一些泥料比较好的壶,做工也不错,但由于出自普通小作坊,五六十元一把,价格很便宜。

  有行家说,在宜兴,也有选材水准低、粗制的大路货壶品,能不能买到性价比好又可心的壶,还需要买者的眼力。

  有一点引人关注的是,无论哪家卖壶,都给客人泡上一壶宜兴红茶。或许,宜兴红茶用紫砂壶泡尽显芳香说明紫砂泡茶好喝,也可能,本地人习惯喝红茶,与江南水乡人们普遍地爱喝绿茶,大异其趣。

紫砂壶大师和壶友的相关问答

【问】:紫砂壶拍卖的价格究竟是多少

【答】:紫砂壶拍卖价格不等,有的拍的价格低,几千块钱;高的能拍到几千万元。主要看作者名气,作品被市场的接受程度。

【问】:新买的紫砂壶怎样使用?

【答】:简捷的处理方法: 1. 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静置5-10分钟。 2. 再次在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放入1小勺您将使用的茶叶置5-10分钟。倒去壶中水。 3. 现在您可以开始使用您的新茶壶了。

【问】:现在制作紫砂壶的名家都有那些人?

【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蒋蓉 谭泉海 汪寅仙 徐秀棠 吕尧臣 徐汉棠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鲍志强 周桂珍 李昌鸿 何道洪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顾绍培 鲍仲梅 李守才 邱玉林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潘持平 张红华 曹亚麟 储立之 谢曼伦 吴震 毛国强 沈汉生 王石耕 范洪泉 徐

【问】:紫砂壶的名家排名,紫砂壶名家排行榜?

【答】:当然是始祖龚春有名,其次是时大彬、邵大亨、陈鸣远、惠孟臣、杨彭年、杨凤年、俞国良、范大生这些人。建国以后当数紫砂界的七老: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其中又以顾景舟的艺术成就和名气比较大。 现代的则是:徐汉棠、徐秀

【问】:小紫砂壶价格一般是多少

【答】:一般来讲,小紫砂壶的价格要略低于大品紫砂壶价格,因为用料上要少一些,不过泥料成本占比重并不多,所以也只会便宜一点点。普通正宗的小紫砂壶价格大概就是几百元。

喜欢 (0) or 分享 (0)

壶友评论

    来自【扬州】壶友评论

    闻了闻,一股泥土味,希望不是化工壶,做工挺好的,灌满水倒过来,壶盖不掉,出水速度不是很冲,干净利索的一根小水柱,做工我很满意。

    来自【杭州】壶友评论

    非常不错,出水顺畅。其他我也不是很懂,就是喜欢而已。会回购的!。

    来自【南京】壶友评论

    壶不错,没有明显瑕疵,我还没开始泡茶,光装了水呢出水是还是非常好的。我试过水量,这个壶是有200ml的。

    来自【北京】壶友评论

    非常符合现代审美的壶型, 很喜欢 壶身光滑细腻一看就是师傅亲制的 工艺着实精湛 技艺很到位 出水流畅 泥料也会是很细腻,对这类壶都是有特别的爱好,正好又是喜欢喜欢的壶型,这样一结合,真的是太美妙了,吸水性也不错,第一次入手就很满意。

    来自【淮安】壶友评论

    做工精致,质量上乘,收到先开了开壶才评价的,吸水性很强,无任何杂味,非常满意。